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讨论对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讨论对于中国知识界广泛使用“现代化”一词,确有开风气的作用……蒋廷黻在《申报月刊》讨论之前,即在《独立评论》上频繁阐释了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的全面现代化观。到30年代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最终落实到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上。

——阎书钦《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及其内涵流变》

材料二  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在计划方面,国家向企业下达的指令性产品生产计划缩小到40种左右,企业完成指令性计划后,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在购销方面,国家统配物质品种缩小到10种左右,企业既可以通过市场选购原材料,又可以根据市场自销超计划产品,并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议价或自行定价。

——整理自198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被动地接受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整理自《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当时就现代化展开的讨论有何现实基础? (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家在国营企业工业政策方面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7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6分)

 

(1)现实基础:自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工业诞生起,中国经济就逐步向工业现代化道路迈进,经历甲午战争后、一战期间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工业现代化已取得一定成就。(3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2)变化:国家指令性产品生产计划、统配物质品种缩小;企业在原料、价格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4分) 特点:对外开放逐步深化;在法律框架下实行制度性开放;主动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协调经贸关系的渠道增多。(3分,答出三点即可) (3)因素:取得民族独立,实行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各部门协调发展,大力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到30年代后期,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最终落实到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理、机构设置、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联合经营等10个方面的自主权”可以得出国家在国营企业工业政策方面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我国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国家在国营企业工业政策方面的变化。”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取得民族独立,实行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各部门协调发展,大力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中国近现代·中国近现代经济·中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刊登在求是理论网上的一幅漫画。它反映出

满分5 manfen5.com

A.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仍未建立

B.发展中国家在世行拥有较多话语权

C.发展中国家应联合对抗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较差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必然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障碍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D.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改革曾规定:凡是农庄、农场超过固定收购计划指标后交售给国家的农产品,国家按比收购价格高出50%的价格收购,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这反映出勃列日涅夫改革

A.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B.比较注重缓和工农业间的矛盾

C.把农业看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D.解决了工农业间的剪刀差问题

 

查看答案

1927年12月,联共(布)中央接连发出多个指令,要求加紧粮食收购工作,国家领导人甚至为此下到各地,但都无成效。当时不仅普通农民不卖粮,苏维埃及合作社机关也不出售自己的余粮。为此苏联政府

A.降低粮食税的征收额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D.推行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也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减轻。这些变化说明

A.资本家在努力改变私人占有制结构

B.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已得到改变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显得更加隐蔽

D.资本主义已具有人民资本主义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