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抓住题干中直接史料的含义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 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属于实物史料,未经中间人修改或省略或转写,故B项正确;民间传说是一代又一代人口传下来的,不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错误;C、D两项都属于文献记载,是后人整理的,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考点:史学常识·史料·判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 “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 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王的统治至高无上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查看答案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称, 为孟子、孔子的故乡,后引申为文明昌盛之地的代称。从原意上看,邹鲁与中国古代哪一种制度有直接关系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满分5 manfen5.com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教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基本主张。(8分)

(2)材料三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四指出这幅漫画的含义,并说明其作用。(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两个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4分)

 

查看答案

30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4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6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4分)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