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

(12分)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照抄原文)。(3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4分)

材料二: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晴)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2)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据材料二对此观点加以论证。(5分)

 

(1)思想:重视道德修养;灌输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切勿贪腐;重视耕读传家。(3分) 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观念。(4分,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 (2)形式上革新:晚清主要以家书为形式,不以传统的专著或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形式出现。(2分) 内容上革新: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八股取士;重视工商业发展;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或关注世界。(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本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从图表中归纳、概括,依次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影响因素”,考查比较广泛,即家训所处时代大背景,涉及到政治、经济、传统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围绕以上维度,结合相关史实,展开表述。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本问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史法——论证说明。题干已经明确,即论证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两个方面的革新。因此,根据材料二相关信息,诸如“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等,归纳、概括,把握住晚清时期家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变化,结合材料二相关史实展开论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点: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家训·家训的变迁及影响因素(课标外);历史素养、史学理论与研究·史法·论证说明(课标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阶段和主题

史料

史论

1861-接轨

:“窃维制造轮船, 实中国自强要著。 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 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 横行海上, 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 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1898-变局

梁启超:“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谭嗣同:“革去故,鼎取新”

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维新思想汇聚成一股进步的社会思潮

1945-复兴

台儿庄一役,中央部队和原来是地方部队的桂军、冯军和川军等部队,协力作战,以四比一的伤亡,歼灭了日本一个半师团。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1)表格中的三则史料和史论,哪个史论可以由所给史料直接推导出?(2分)对于不能直接推导出的另两个,请补充材料或修改结论,使之材料与结论相符(4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近代中国“1861-接轨”的主要因素 。(6分)

材料二:共祭炎黄始祖 圣陵千里播迁

满分5 manfen5.com

成吉思汗陵自古就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一度企图破坏成吉思汗陵。蒋介石遂从蒙古沙王所请,交最高国防会议复议通过,于1939年办理移陵事宜。灵车曾抵米脂县城,中共中央代表前来祭奠,发表热情洋溢的祭文,号召五族一家,外抗强敌。这是一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检阅,也是反对日寇侵略的大示威。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二所揭示的历史现象。(应包括历史背景、主要史实、历史意义)(9分)

(4)请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主题,并介绍主要研究方法。(4分)

 

查看答案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合理逻辑关系的是(     )

 

材料

结论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两国革命的性质相同

B

19484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和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C

1953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

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得到加强和扩大

D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查看答案

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它主要说明了(     )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2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6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18集团军

(即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

2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A.太原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

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查看答案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单位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新税率(%)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棉花

2419

556

7702

1338

556

5845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7578

二等白洋布

3253

695

7864

本色洋布

2074

556

7319

斜纹布

1492

556

6273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查看答案

1907年美国传教士罗斯记述了一段在中国的见闻(见下图),这段记述说明(     )

满分5 manfen5.com

A.底层的民众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B.禁烟的阻力有时来自社会底层

C.清政府完全纵容民众种植鸦片

D.传教士主张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