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什么思想?在治理国家上又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中的什么观点?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主张的进步性。(4分)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判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1)因素:民心。(2分)思想:民贵君轻。(2分)主张:仁政。(2分) 观点: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2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或君主专制统治)。(2分) (2)关键:薄敛节俭。(2分)进步性:具有忧患意 识,强调社会责任感。(2分) 标准:百姓的忧乐。(2分)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多次出现“失其民,失其心也”所以很容易即可知道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民心”。 为此,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统治者一定要仁政。材料二中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指的是董仲舒新儒学中的天人感应的观点,根本目的主要从维护封建统治、使国家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的角度进行解释即可。 (2)材料三阐述了“厚敛”的危害“而使民饥以死”,而要求统治者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由此概括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薄敛节俭”。联系所学可知,理学自南宋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该思想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忧国忧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材料四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足以证明黄宗羲评判天下治乱的标准是百姓的忧和乐,百姓忧天下就乱。在回答黄宗羲的主张时回答出“限制君主的权力、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均是可以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中观点及根本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评判天下治乱的标准及主张等 【名师点睛】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出世)是也。”以下叙述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   )

A.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C.倡导排满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D.反对私人资本,防止贫富悬殊

 

查看答案

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   )

满分5 manfen5.com

A.怀疑三民主义                      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

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查看答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意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拥共和),取代清朝的国旗黄龙旗。其主要意图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建立公民社会

B.反对封建迷信

C.反对满族统治

D.实行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