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    

A.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纪录

D.为后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首先由“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判断这一时期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多数设在湖南”“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可见这种选择是出于国防的考虑。在抗日战争中,这些工厂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D项正确。全面控制不是以地域作为标准的,故A项不正确;这些经济建设布局的改变并不能缓解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故B项错误;题干未涉及经济增长速度,故C项不正确。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载,民国初年“内则军阀干政,干戈迭寻,外则列强环伺,压迫有加。实业供其脧削……民间资金若无出路,壅塞于外国银行。在外商银行全盛时期,国人存款,多数无息,且有收取保管费者”。由此可见,“民间资金”寻求“出路”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政策的引导促进

B.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盘剥

C.民族资本家获取利润的驱使

D.外国银行对中国资本收取保管费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查看答案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