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广州的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高跟鞋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
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A.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1913年 | 1921年 | 增长量 | 发展速度% | 年增长率% |
棉纺业 | 1423 | 9842 | 8419 | 691.64 | 73.95 |
面粉业 | 885 | 3257 | 2372 | 368.02 | 33.50 |
缫丝业 | 1603 | 2253 | 650 | 140.55 | 5.07 |
卷烟业 | 138 | 1680 | 1542 | 1217.39 | 139.67 |
水泥业 | 285 | 880 | 595 | 308.77 | 26.10 |
火柴业 | 294 | 746 | 452 | 253.74 | 19.22 |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
B.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
C.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毛泽东曾在1945年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1949年他又说:“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前后矛盾
B.国民党不讲马克思主义,前句错误
C.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后句错误
D.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前后不矛盾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最明确的依据应该是
A.服饰 B.交通工具
C.发型 D.建筑装饰风格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 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古今中外地域中有很多带“州”的名称,下列对“州”的区划沿革表达正确的有
A.新中国成立后“州”的行政区划仍然存在
B.在1787年宪法中,美国各州在军事上和外交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C.唐代把州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D.“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