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
A.禅让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
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