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分权制衡,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确定共和政体,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D.制定宪法,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提到:“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该材料反映罗马法( )
A.注重证据,讲究公正 B.保护私有财产与政治权利
C.成文法与习惯法并重 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1958—1960年间新增生产能力统计:炼钢占36.2%,炼铁占32.7%,棉纺占25.9%,对我国经济有重大贡献的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能技术的突破,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施工,都在此期间进行。这说明( )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一定的积极性
B.国家以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为中心
C.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D.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彻底的调整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见下表)。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国别 | 宪法 |
苏俄(联) |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
中华民国 |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
法国 | 1946年宪法 |
其它 |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某一时期的资料记载:工资制定应把评定工分和评定工资级别制结合起来,供给制必须有所限制,以约束农村中的二流子和懒汉……有些地方出现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责任制。材料说明( )
A.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B.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C.中国在努力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D.是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