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A 【解析】 试题分析:先秦时期,土阶层崛起,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与“突出人的地位”“强 调民的作用”相符合,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B项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当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涉及的对象是皇帝,与“人类与自然关系”不符,B项错误;C项出现于两宋时期,当时出现了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明显与“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D项出现于明清时期,强调限制君权,具有启蒙性质,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民本思想 【名师点睛】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C.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查看答案

南怀瑾在《谈历史与人生》中认为“儒道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理念。”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极力盛赞儒家文化对塑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B.崇尚道家自然本真注重个人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儒道两家的文化有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但扬儒抑道

D.认为儒道两家的文化离异而对立但又相互补充而协调

 

查看答案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班级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并存

……

探究主题二东西方经济文明的交流

……

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针对材料中对待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1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结合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主要表现说明“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这一评论。

材料二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列入中国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材料二中中国拥有航空母舰的事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为什么“辽宁号”列入中国海军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1两则材料反映了孟子什么思想其出发点是什么与当今思想有何本质区别

材料二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孔教与共和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备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与陈独秀对待“孔教”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实质目的是否一致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一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

 

中国

西方

黄宗羲1610—1695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伏尔泰1694—1778年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了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1755年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年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317世纪的中国和3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支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