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说明了近代中国三中政治势力的对外态度,即守旧党代表了顽固派,中立党是指维新派,维新党实际是指革命派。ABD三项与题意和史实不符,故答案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思想•革命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B.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查看答案

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    

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

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查看答案

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下列四则史料按近代社会潮流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②“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③“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②④③①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