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等,本题实际上理学相关内容——对理学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的表述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准确。B项表述不相关,而且是南宋朱熹的观点。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周敦颐 【名师点睛】本题实际上是变相地考查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为了全面备考,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导致诗歌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衰落                   B.唐代都城的变迁

C.科举制度的出现                   D.唐代气候的变迁

 

查看答案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