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尊崇道统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尊崇道统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材料为顾炎武文章“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这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所以选D。A项体现不了“以救世也”;B项是南宋朱熹的观点,与材料无关;C项是心学主张,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经世致用 【名师点睛】从高考考查内容上说,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影响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从考查的能力要求上说,注重考查考生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历史事件中共性的提升与个性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查看答案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导致诗歌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衰落                   B.唐代都城的变迁

C.科举制度的出现                   D.唐代气候的变迁

 

查看答案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 ”,“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