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A.《韩非子》         B.《墨经》         C.《老子》         D.《论语》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的关键是信息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学而且志向坚定,喜欢提问而且乐于思考。那么仁义就在其中了。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儒家学说,提出仁,后来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人民,后来,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论语》一书,A是法家思想的著作,B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作,C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D题目的意思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论语》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分析题意,看诸子百家中哪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几派的主要思想如下: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开始,明太祖主要关心的是建立和永远保持一种政治现状,他不关心经济的发展……就明人所关心的问题来说……必须保持其农业特点,不能兼容并包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华帝国对外并不寻求领土扩张。同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明王朝当局非常想把国土与世界隔离开来……尽可能减少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期起……(英国)王室向那些“具有足够企业精神,可资移植新技艺或者引进新制造业”的人士包括外国人颁发特许证,利用该垄断性的特许证制度来撬动产业升级。……通过这场大规模的进口替代运动,英国政府从欧洲大陆移植了一系列新企业和新产业。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趁法国及尼德兰宗教迫害之机,把“大批宗教难民作为‘英国经济和工业方面有价值的资产’而加以吸收”。向移民颁发特许证、授予专利权、给予宗教宽容、以学徒制促进技术本地化等诸多政策合在一起,终于造就了数十万之多的工匠大移民。

——摘编自梅俊杰《所谓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商议》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英两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其所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经济发展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理学。

——摘自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材料三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摘自《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反映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经成为各国的追求

C.表明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西方支持

D.反映各国因利益和实力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变化

 

查看答案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A.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B.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

C.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

 

查看答案

厉以宁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了经济

B.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C.发展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解放了生产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