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跨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阅读图和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材料三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 西方的线路有不同 选择。 总体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 (2)促进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过渡开发土地破坏了自然环境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一来看各文明都对神灵崇拜,都认为神灵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并且都“自以为是”,都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对外部的世界认识都非常的少。在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时既要看图又要看文字材料,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看,从图来看,古代的丝绸之路其实并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从文字材料来看,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是有着有不同的选择的,也就是丝绸之路的路线也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但是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一直是居于主导的,本问其实是有难度的,关键是要从时间和空间多角度的解释才可以。 (2)从材料三不难看出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的影响既要突出积极影响又要突出消极影响,不论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在材料中基本可以直接找到。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 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美洲作物养活更多的、人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均是积极方面的影响。材料三的后半段则强调了美洲作物传入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而出现了明显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查看答案

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 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这段对 20世纪初世界形势的描述反映了( 

A.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B.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区分工明显

C.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

D.亚非拉农业国成为经济附庸

 

查看答案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