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D.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两本账说明是计划经济时代,有虚夸的成分,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没能改变国民经济的构成,故B项错误;依据以上分析说明不能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材料中的“三本帐现象”反映了中央和地方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出现“左”倾错误;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故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名师点睛】“大跃进”的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不了解国际惯例中国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之后清政府在改订关税税率的谈判中坚持要求“进口税重出口税轻”。直到1902年中外商约谈判进口税由5%增至12.5%。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清政府降低出口税是为抵制外资侵略

B.进出口实行同一税率属于国际惯例

C.清政府提高进口税是为保护民族工业

D.改订税率后清政府掌握关税主动权

 

查看答案

《明清民歌时调集》中有一首冯梦龙收集的《黄山谜》说“三皇是我兄五帝是我弟。欲罢而不能因非而得罪。”这说明当时出现了    

A.挑战传统文化甘当异端的行为

B.抨击封建伦理追求民主的思想

C.不满封建秩序要求革命的呼声

D.藐视圣祖权威要求平等的意识

 

查看答案

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两则材料反映了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B.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

 

查看答案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D.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