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就导致美元外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由此可知,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国际贸易的发展
C.世界银行的建立 D.世贸组织的建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正如有人给了你们在得克萨司斯州的众多祖先那么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在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克林顿的这一论断说明了( )
A.美国政府将会逐步增加奖学金
B.信息时代对知识的依赖性逐步增强
C.美国政府将严格控制土地资源
D.政府的奖学金成为人们起家的本钱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意大利经济学家阿锐基在《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应该一如既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作者阐释的是( )
A.英、荷的重商主义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
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B.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C.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