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反映的是英国宗教改革相关史实,材料中指出“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它直接隶属于上帝,”体现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的主张,实际上也是要求英格兰教会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据此分析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A项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同: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异: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 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 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 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 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

A.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B.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D.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

 

查看答案

议会审判时,英王查理一世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追根溯源,法官的话深刻反映了

A.法官与查理一世的个人恩怨

B.审判与被审之间主权的较量

C.民权理念对君权神授的否定

D.议会政治与君主专制的矛盾

 

查看答案

约翰·胡斯(1369—1415)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他反对天主教会及德意志帝国对捷克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用捷克语举行宗教仪式,将《圣经》译为捷克文,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胡斯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创者

B.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起因都是“赎罪券”问题

C.胡斯主张取消教会,阅读《圣经》

D.胡斯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了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