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
A.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列宁而还,公其健者;与帝国主义奋斗救世,斯人已往,谁其嗣之。
B.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C.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饯,不变节,是我良师。
D.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张,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1919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已为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
B.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C.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当时中国较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
A.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B.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C.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D.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2011年5月6日,新华网发表评论说:“醉驾入刑”体现了人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意的呼应,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下列观点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相类似的是( )
A.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的启示”,发展人的个性
B.自由与平等是一种自然权利,不应受到任何侵犯
C.灵魂的拯救只有通过信仰,只有靠上帝的慈悲才能实现
D.人的感觉都是真实的,个人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
1620年,102名移民到达北美新大陆,41名成年男子以上帝的名义签下了《五月花号公约》“以上帝的名义,阿门。……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这一公约的内在精神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社会契约论》 B.《圣经》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