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 (3)看法:开启民智。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以“人文主义发展”作为切入点。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把握到“科学与知识进步推动启蒙运动发生”即可。关于第二小问,围绕“人文主义发展”主题,把握到从“推崇人性”发展到“推崇理性”维度,人文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分析、认知得出。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考查的是浪漫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3)本问涉及到三个小问,具有一定难度。关于第一小问,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二,把握住“开启明智”维度,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围绕“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发展”角度展开组织答案即可。关于第三小问,考查史学理论相关内容——史料和史法,把握到“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即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概况及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概况及影响;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名师点睛】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认识。A.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B.核心:人文主义精神,而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C.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另外,还要重点把握人文主义的发展脉络: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查看答案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查看答案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