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

材料一、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

材料二 100多年屈辱外交的历史使中国在1949年后形成了自尊心态。这种自尊心态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为过分自尊对国与国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冲突、矛盾和摩擦不能冷静面对往往作出超出需要的强烈反应。第二种表现为自强不息和奋斗精神。

——叶自成《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后需要怎样的国家心态》

2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体现了哪种心态请用相关内容说明。

材料三 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3)材料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1)共同愿望: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和平)(1分)发展经济(1分)。策略:求同存异(1分) (2)第二种。(1分)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或: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分) (3)法德和解(1分)。欧洲走和联合(1分)。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共同愿望,材料中出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回答这个问题时要从会议召开的背景来分析,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第二小问策略,周恩来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体现了第二种心态。第二小问说明,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如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三内容描述的是法德和解现象,欧洲走和联合。它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前提,欧洲的联合对两极格局构成严峻挑战,也是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推动力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 【名师点睛】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区域化组织,其特点表现在:①合作方式从武力方式到和平方式;②合作领域从经济合作扩展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③成员国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④一体化的推动力量从政府到民众参与推动。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启蒙与救亡并重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实现民族独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