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皇帝)其于诸藩也,容之如天地,养之如父母,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皇帝)其于诸藩也,容之如天地,养之如父母,照之如日月,威之如雷霆,饥则哺之,寒则衣之……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

——清学者李兆洛在《皇朝藩部要略》

材料二     古代中国疆域之边有“内边”、“外边”之分。17世纪以来,荷兰侵占台湾,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我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一些边疆省区和沿海地区的外患日益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清朝统治者面对边疆防务这种变化的形势,仍沉迷于治理“内边”的传统边疆政策而不思防备外患,致使清前期边疆政策的辉煌很快成明日黄花。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三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王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中央主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边疆防务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制度及其意义。

 

(1)原则:恩威并重;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6分) 机构:理藩院(2分) (2)变化:从内边防务为主到外边防务为主。(2分) 原因:17世纪以来,中国国力渐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4分) (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意义: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答出三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以“清王朝边疆政策”作为切入点,涉及到两个小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一信息“威之如雷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旷然更始而不惊,靡然向风而自化”等依次展开认知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直接判断作答,即理藩院。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准确归因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变化及原因”要求,涉及到两个小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把握到“从内边防务为主到外边防务为主”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展开分析中国和西方状况,把握到“中国国力渐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维度,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本问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比较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直接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第二小问,围绕“积极意义”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清朝的边疆政策·理藩院;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同意这一论断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查看答案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查看答案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查看答案

2007年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惊现“史上最牛公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公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农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C.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