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竭力济贫以安抚广大民众

B.人君为政应法天治”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统一的”表明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故答案选择C项。ABD与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评价: (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重视儒家思想,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但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发展和思想解放。 (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特别是“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汉书儒林传载《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这表明儒者   

A.对统治方式的至高要求  B.对道德教化的责任意识

C.对理想社会的孜孜追求  D.政治目标的复古倾向

 

查看答案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杜鲁门回忆录:(1945年5月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乃至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想要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因此我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材料四 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中原、华中等4个地区共出动支前民工543万,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二线转运民工130万,后方临时民工391万。这些支援解放军作战的百姓携带着22万副担架,88万辆运输粮食、弹药等各种物资的大车和小车。徐向前的部队打运城,久攻不下,方圆百里的百姓把自己家的门板卸下来给解放军做攻城用的掩体,卸下的门板竟达17万块之多。……那时中国的老百姓说: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

——王树增《解放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

(3)根据材料三,对于中国当时的国内局势,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对此你有何看法?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什么力量决定了战争胜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