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

 

(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4分)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5分) (2)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序等。(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是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其背景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 (2)本题材料提到,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序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户籍制度改革·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背景下户籍制度的改革。属于难度较高的试题。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从国民平权与政府有效管理两个角度看,现行户籍制度都应废除,转而建立以保障国民自由迁徙权为基本原则的居民户籍登记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甲乙两组图片是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宣传画。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问题:从图甲到图乙,能够反映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的一个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趋势变化提炼正确,并符合历史真实能够史论结合的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两广总督陶模在广东境内的广海、宝璧、龙骧、江大、江巩、江固7舰置设无线电台,开启船舶局之建设……“专为江防通信之用”。同时在广州、威远、马口、前山、军署5地置设无线电台,从而又开启陆地局之建设……“专为传递军政消息,民间不能享用”。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于直境海圻、海容、海筹、海琛4舰置设无线电台,仍军用。同时又在南苑、保定、天津3地置设无线电台,亦军用。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上海吴淞口建设无线电台,为海军军舰通信之用,“是为我国海岸电台设立之始”。至此,近代中国无线电报建设已全面开启。在此前后,清政府又于崇明、上海、北京等地增设陆地局,用于公共通信。清末10年中国已建船舶局、陆地局各11处,另建有海岸局1处,主要分布在粤、沪、津、京等部分沿海省份以及首都地区。

材料二   民国后,船舶局、陆地局与海岸局皆陆续获得添增。至1925年,船舶局已有应瑞、肇和、通济等52处,其中有清凌局用于气象,另有华甲、华乙、华丙、华丁、海天5局做商用。陆地局增达90余处,其中已有哈尔滨、张家口、北京、武昌、汕头等26处用于公共通信。……民国北京政府因应船舶间通信之需,增广州、青岛、营口等海岸局12处,仅葫芦岛、上海高昌庙2处为军用,余10处皆为民用。12处海岸局部办有三属:隶交通部有北京、天津、张家口等18局;隶陆军部有南苑、保定、天津3局;隶海军部有上海高昌庙、厦门等40局。省办主要有四属:隶东三省有哈尔滨、东江、营口等70余处;隶广东有广州、威远、广海等12处;隶云南有昆明2台;隶江苏有南京、南通2台。除船舶局外,陆地局和海岸局大抵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奉吉黑、直隶、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省,西南西北边疆的云南、新疆、蒙古等省,以及中部的湖北、河南等省。而湖北、河南各仅1处,余则全在沿海及沿边省份。

——根据夏维奇《“缓慢”抑或“迅速”——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电报发展》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无线电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与清末相比较无线电报业发展呈现出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查看答案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设计出萨

拉娃娃。他说:“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材料主要说明

A.伊朗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

B.伊斯兰文化落后于欧美文化

C.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