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占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二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三  革命的目的煌为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哪些政治力量?试各举一、二个代表。

(2)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作用或影响方面具体说明这些观点是怎样推动近代历史发展的?

(4)从这一系列思想变化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1)洋务派,如曾国藩、李鸿章。资产阶级维新派。如康有为、粱启超。资产阶级革命派, 如孙中山。资户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如陈独秀、胡适(8分)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3)推进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促进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8分) (4)认识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历史;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又起了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向制度层次到思想层次发展的历程。(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归纳出要点。材料1主张“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显然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材料2主张兴民权保君权,应该是维新派的主张。材料三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显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材料4的两位先生自然是民主和科学,其代表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找出派别,然后列举代表人。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上题的答案,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不难回答。可以表述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此题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要求学生解决怎么样的问题。根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作用,可以分别找到它们在推动近代历史发展方面的作用。 (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些重大历史事实,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制度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来彻底反封建文化,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一个有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的到思想的深层次的发展过程。 【名师点睛】此题属于组合型材料题,以同一类型的知识点为切入口,提出问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内容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种观念

A.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查看答案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制度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