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 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

——[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材料二     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指出:没有现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

材料三     当代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勋爵曾总结道:“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制类型……(国王)的权力虽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国王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的限制……这些原则如此古老又如此有效,其顺乎自然的发展已经持续了这许多年,产生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秩序。”

(1)阅读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对国王权力的认识,并说明其与近代英国君主权力的本质区别。

(2)阅读材料二与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现代化的角度说明近代英国的贡献。

 

(1)认识:君权神授,君权至上。(2分) 本质区别:前者为封建君主专制;(2分) 后者为君主立宪,权力的重心在议会。(2分) (2)贡献:近代议会制度起源于英国,英国开创了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轮流执政制度,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英国确立自由放任思想。(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们的自由”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关于第二小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要注意题干“本质区别”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前者政体,即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政体,即君主立宪。 (2)本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政治、经济思想现代化”要求,避免单一的作答。关于“政治思想近代化”,把握到开创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即可。关于“经济思想近代化”,把握到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即可。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进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进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经济思想·英国的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名师点睛】关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注意把握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意义与1689年《权利法案》意义的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只是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但新的政体在此时尚未建立起来。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其次,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与完善、国王“统而不治”,均是一个妥协、渐进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材料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先进人士在19世纪上半期有何理论探索?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主要成因?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

 

查看答案

阅读并分析下表,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1.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六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勃涅日列夫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B.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C.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查看答案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B.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C.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D.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