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

 

(1)思想:民族主义;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4分) (2)意义: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制度: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6分) (3)变化: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举措: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4分) (4)提出“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反对军阀专制,维护革命成果;为民族解 放奋斗不息的高尚品格。(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民族主义。依据这种思想,辛亥革命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本题材料提到,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有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 (3)本题材料提到,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是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4)本题要求学生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反对军阀专制,维护革命成果;为民族解 放奋斗不息的高尚品格。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意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意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C.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D.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19世纪音乐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文艺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②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③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④浪漫主义音乐逐渐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人间喜剧》

C.《大卫•科波菲尔》    D.《日出•印象》

 

查看答案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

A.东方文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B.东西方文学已融为一体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