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

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精神解读》

材料二  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  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 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 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 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四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的变化。

 

(1)状态:中世纪神权统治下,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与压抑。(2分)社会前提:教会的大量订货和神职人员的不竭消费。(2分) (2)特点: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仍占优势。(3分)新变化: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3分) (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与腐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3分)变化:从阻碍到促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神权统治下,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与压抑。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是教会的大量订货和神职人员的不竭消费。 (2)本题材料提到,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 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 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 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特点是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仍占优势。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 (3)本题材料提到,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是教会自身的黑暗与腐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本题要求学生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的变化,学生需具备一定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作答:作用从阻碍到促进。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特点 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两者影响作用。文艺复兴的实质,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艺术风格的更新,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等等。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是人类继承经验、改造社会的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工记》多被认为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齐国政府制定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官府手工业、工匠劳动制度的书籍。该书开宗明义:“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于此同时,墨家、农家等设学收徒传授技艺,在《管子《荀子》等书中关于职业技能传授也有着“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的记载。

材料二  在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以下重要节点。

满分5 manfen5.com

(1)指出《考工记》中的经济思想与商鞅经济思想的不同。概括在当时职业技能传授的主要方式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查看答案

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

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

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

 

查看答案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分裂为国家的当代政治世界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潜力相符,也与当代世界的道德呼吁相符。与这一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

A.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    B.西欧一体化进程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

 

查看答案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

 

查看答案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 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为此,当时苏联可能采取的新措施是

A.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取消部门管理体制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D.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