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衣凌指出,唐代宰相的地域分布,关内道占29.1%,河北道21.8%,河南道20.4%,河东道14.5%,江南道占6%,均高于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这反映出( )
A.唐代文化重心已转至南方 B.江南道的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C.唐代政治重心仍然在北方 D.江南道的军事战略地位突出
下表反映了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据此可知( )
项目 | 数量(钱) | 备注 | ||
收入 | 粮食 | 8500 |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 |
支出 | 赋 | 田租(上交实物) | 283 |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
人头税(上交货币) | 406 |
| ||
役 | 徭役与兵役 | 2200 | 部分兵役,农民亲身应役, 其他以货币代役 | |
开支 | 食 | 4918 | 以战国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 |
衣 | 2732 | |||
祭祀等 | 300 | |||
A.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变法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 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吴汝纶对严复《天演论》的推崇也说明他是一个思想非常开通的人。他说“康有为等虽有启沃之功,究仍新进书生之见”“中国旧学深邃,康梁师徒所得中学甚浅,岂能胜删定纂修之任?斯亦太不自量矣”。康有为想通过重构中国传统儒学,在思想上主导这场变法维新运动,但其学养却难以令人信服,结果适得其反。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材料三 日本维新前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他们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日本民族具有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传统,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日本明治维新主要领导人大多数参与了藩政改革,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思想为什么会受到“新人物”的反对?
(3)参照材料三对明治维新的认识,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次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