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 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年份 | 纺织品 | 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 | 煤 |
1865—1870 | 54.2 | 26.3 | 5.4 |
1886—1888 | 59.5 | 35.3 | 10.4 |
1895—1897 | 55.9 | 37.9 | 15.8 |
1907—1909 | 87.6 | 76.5 | 40.3 |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美国独立以后,各州对外贸易政策因利害关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十分混乱,各州越来越要求对国外输入美国各地的货物征收关税,并详细规定与外国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市场、扩大国内贸易和发展美国经济。这表明
A.美国此时尚没有取得真正的独立
B.邦联结构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落后
C.各州就制订相关法律已达成一致
D.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成为大势所趋
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
A.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人歧途
C.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
20世纪30年代日本某法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后说:“耶林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然而,大体上可以说,中国亦是一以武力,二以儒教,三以法律支配东部亚细亚的(包括日本)。”该法学家旨在揭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
A.都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B.具有相同的历史命运
C.都促进近代日本发展 D.都包含自然法的理念
下图为1960—1969年中苏贸易总额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较(单位:万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两大阵营对峙导致中苏贸易锐减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C.苏联并未成为中国外贸的垄断者
D.中国国内经济调整促进外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