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约·马太福音》有一段说:耶稣正在布道,或告耶稣,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耶稣...

《新约·马太福音》有一段说:耶稣正在布道,或告耶稣,其母及弟来,欲与耶稣言。耶稣云:“孰为吾母?孰为吾弟?”乃张手向其徒曰“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我兄弟。”耶稣的这一言论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观点最为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凡遵行吾天父意旨者,一切老的都是我的母亲,一切少的就是我兄弟”,这体现无差别无等级的爱。结合所学,墨家主张兼爱,观点相似。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家 【名师点睛】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观点:①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②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③主张“尚贤”,重视人才,讲究实际功利。④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提出判断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和逻辑学(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杨度(1874~1931),字皙子,湖南湘潭人。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杨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人物。早年师从湘乡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参加公车上书,后两度留学日本,确立了他的君主立宪思想,回国后积极参与策划洪宪帝制,失败后被通缉。晚年思想发生转变,并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杨度在洪宪帝制中起了明显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袁氏上台之后,杨度就一再强调:“去伪共和,行真君宪,设内阁,准人民之程度以定宪政,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改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政治追求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度的洪宪复辟活动。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 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比较两幅图及文字材料所蕴含的信息不同各两处,并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出现以上不同之处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合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日本政府1954年制定了《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日本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日本厚生省、大藏省、文部省、劳动省、建设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辅导就业和住宅规划,有效保护老年人权益。通过舆论宣传,使得社会各界都关注老龄问题。

——摘编自刘清芝《美国、日本、韩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材料三  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预计我国199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0%,将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1991年中国劳动部组团专项考察日本等国的养老制度。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工程建设吹响号角。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摘编自《中国社会保障》1996第8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汉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养老制度的成功经验。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台的背景。

 

查看答案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                 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

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                 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