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则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则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所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且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据此分析,表明蔡元培推行军国民教育的目的是

A.倡导军国主义            B.维护军人政权

C.鼓吹军人革命            D.外收主权,内抑独裁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我国,则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 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这说明是为了外受主权;“且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这说明是为了内抑独裁。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蔡元培 【名师点睛】提高选择题正确率的小技巧 (1)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不能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分析与判断,更不能意气用事。 (2)以课本知识为标干;“以熟定生”。 (3)严格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4)审题要细心、选择要果断。 (5)珍惜第一次选择。历史教训说明: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所以……开始在社会上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器物  制度   文化                B.器物  文化   制度

C.文化  制度   器物                D.制度  文化   器物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和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

A.民主共和说          B.社会进化论

C.君主立宪论          D.经世致用说

 

查看答案

光明日报》记载“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的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这体现出

A.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带有主观色彩

B.两部文献属于第二手史料,需要甄别、辨伪

C.清政府方面的解释更接近历史真相

D.两部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会影响历史真实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李鸿章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章太炎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梁启超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D.启蒙与救亡并重

 

查看答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A.推动丁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