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这一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B.土地私有制确立,调动了积极性

C.秦、魏两国农业生产力最为发达           D.水利工程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可以看出,AB项正确;材料“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兴修,促进了农业生产,D项正确;C项材料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状况 【名师点睛】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前的德意志各邦都制定了各自的宪法,这些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具有近代宪法因素,但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均为“王室的作品”……德意志是普鲁士通过“白色革命”的特殊方式完成国家统一的。一边是具有自主革新传统的容克地主开始执掌现代化进程的领导权,而另一边是不断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啤斯麦表示:“重视对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做联系手段,并以王朝的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

——摘编自《从皇帝到礼仪元首—从德国国家元首地位的擅变看德国政治》

材料二  1800年前后,德国人Johann Peter Hebel写了一个故事,主角是当时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国王登上行宫时,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座风车磨坊,于是命令拆掉它。磨坊主声称这是他家祖传财产,坚决不拆。国王命人强行拆除。此后,磨坊主将国王告上普鲁士最高法院。法院作出判决:判令国王重建一座同样的磨坊,并赔偿由此给原告造成的一切损失。故事写成后长期无人问津,辗转流传到法国。到了帝国统一的威廉一世时代,为了弘扬“德国精神”,这个故事居然从法国“出口转内销”又传回德国,主角变成了威康一世,从此这个故事广为传播。

——摘编自《“威廉皇帝与磨坊主”证伪始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君主制色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精神”的内涵。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湖南省宪法》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省宪运动中联邦法律的典范,是近代湖南民主化实践,追求宪政的显著成就。

第5条: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

第39条规定:省长有谋叛、贿赂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得以议员总额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省长被弹劾时,须即退职,退职后,由检察厅提起公诉。

第43条规定:对各选举区撤消其不信任的省议员资格有二种方法。一、由原选举区公民百分之一以上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二、由原选举区内之县议会、市议会、乡议会议员总额过半数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

第47条规定:省长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

第55条规定:省长统率全省军队,管理全省军政。并规定省得设一万人以内之常备部队。

第56条规定:省长发布命令和其它政务文书也须经省务院全体副署才能发生效力;

第90条规定: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省宪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湖南省宪法》颁布的因素。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传画一一《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

满分5 manfen5.com

请提取图中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要求: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然后由表及里评析)

答题示例:

信息一:画中出现公共食堂、图书馆、医院、幸福院(敬老院)、幼儿园、百货商店等机构。

评析: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公社重视社员生活质量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过于将公社生活理想化;宣传画带有当时的政治色彩,不一定能反映当时生活的真实状况。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8年,英国的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以1、2、4、8、16、32、64的增加率增加;食物将以1、2、3、4、5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人口将超过食物的供给量,而食物不足会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人口与食物间的不平衡总是通过抑制人口增长而加以改善。他提出两类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为:道德抑制与积极抑制。他主张人们应通过晚婚、独身、节育来控制出生率;但若人们未能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则恶习、贫困、战争、疾病、瘟疫、洪水等各种形式的积极抑制将会使人口减少,以达到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间的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育子女,这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于党派利益引起的。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的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情,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

材料二  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时常自夸,说我们人口多,不容易被人消灭,……殊不知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萨)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

——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的政府对其理论“报以热情的喝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及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学说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