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B.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C.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D.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结合所学,文学革命就是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50 年到 1899 年,中国人翻译的 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 4:1;1902 年到 1904 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 2:1 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 1912 年到 1940 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著作比自然 科学和应用科学著作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 重道轻器、文官治国的传统根深蒂固 

B. 民族工业急需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C. 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D. 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学习西方

 

查看答案

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教育事业的进步

 

查看答案

1891年和 1898 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秉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

A.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 

B.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学权威

C.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

D.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查看答案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