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仁宇提出:“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如果意在说明当日...

黄仁宇提出:“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如果意在说明当日的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服役过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可以言之成理……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作者认为明朝百姓贫苦的根本在于(    ) 

A.过重的田赋榨干了农业经济

B.官僚贪污严重

C.贫富差距过大

D.政策的腐败和低能

 

D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说明了政策的腐败和低能,故选D。A只符合材料前部分。B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只是百姓贫苦的最终结果,而不是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 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 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C.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查看答案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才的官场陋习依旧

C.士子仕前景更为黯淡

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战后不愿在威尔逊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中领头,这往往被归因于美国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被欧洲丢弃后产生的蒙受政治欺骗的感受。但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所谓“孤立主义”在对外交谈判的疑虑之外有其更深刻的根源。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二   美国的冷战世界观主要源于其对大萧条做出的反应,其冷战战略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日本在1941年的进攻佐证了美国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干涉主义和全球改革对美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想重新获得安全感,则“恶魔”就必须被消灭干净。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1)材料一中威尔逊提议建立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实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现实和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眼中的“恶魔”指的是哪些政治势力?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前后对外政策的变化。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康熙

材料二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之时代矣。如是则中国民族必无汉唐之发展昌大而同化南方之种族也。及我民族同化力强固之后,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其初能保存孳大此同化之力,不为北狄之侵凌夭折者,长城之功为不少也。”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熙帝不修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孙中山作此评价的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