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 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在近 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 (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3分)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反映了科举制延续时间长;“历代踵行,时加修正”反映了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反映了科举制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概况能力,材料二主要说明科举制自身优势明显,被西方国家借鉴;材料三文字内容显示科举制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依据所学内容不难得出科举制还有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与评析的能力,依据材料四 “此其选之精也……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不难看出梁启超对科举制褒贬皆有的观点,即科举制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是其所长;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存在严重弊端;依据材料来源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不难判断出梁启超倡议改科举、培养实用人才、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科举选官能在西方盛行其原因在于西方充分借鉴了科举制的优点,即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而科举制在中国近代的废除则因为其长期以来集聚的大量弊端,即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和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在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下难逃被废止的命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家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韩非子、孟子                         B.韩非子、孔子

C.荀子、董仲舒                        D.韩非子、董仲舒 

 

查看答案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 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增加 国有经济的比重 

D.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查看答案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