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商   变法》

材料二:……(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用“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三: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其本质反映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美国什么经济措施之一?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并对这一措施略作评价。

 

(1)政策:重农抑商 主要目的: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为保证赋役征派与地租征收;为巩固封建统治 (2)新观察: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剥削关系;(或答手工工场出现) (3)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1分) 内容: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兴办保险业等(3分) 简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救经济危机,并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小。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要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为保证赋役征派与地租征收;为巩固封建统治。 第(2)问,抓住雇佣关系进行判断,即可。结合所学,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中“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家业大饶”,成为雇用“机工”的“机户”了”;机户和机工之间体现了雇佣剥削关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很明显,结合所学,这些属于关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有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兴办保险业等。其目的是要缓和社会矛盾,救经济危机。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 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在近 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查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家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韩非子、孟子                         B.韩非子、孔子

C.荀子、董仲舒                        D.韩非子、董仲舒 

 

查看答案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 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增加 国有经济的比重 

D.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