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张是
A.以法治国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强。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在面临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谈谈你对尼克松所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国国歌》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精神。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1)“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意义?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谈谈你对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举措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知识,阐述香港回归的条件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政权组织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1)运用所学相关史实,对材料中标示的画横线的两句话分别加以说明。
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两项困难的。
(3)上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组织结构依据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B.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C. 联合国作用的不断加强 D.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