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充分,结论正确 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C.依据充分,结论错误 D.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
下图是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政策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
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宋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宋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强化了纲常伦理观念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形成了众多的学派,如儒家、兵家、阴阳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墨家、纵横家等,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有:( )
A、儒家、兵家、纵横家、法家; B、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墨家、法家、农家、道家;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分析作者认为与之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材料三: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