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 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 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从8月19日出现全国性抢购狂潮。……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编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

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

满分5 manfen5.com

———据《巨变1978—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8年5月19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决步伐。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方面比较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

 

(1)特点:物价上涨迅速(物价涨幅大),上涨时间长。(2分) (2)相同点: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1分) 不同点:西欧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大量流入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经济改革,市场初步放开;民众恐慌心理。(3分) (3)影响:西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者(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导致地主阶级实力衰弱,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分) 中国: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推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信息“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 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 倍”可知,西欧物价的上涨持续时间长,上涨迅速,上涨的幅度大。 (2)阅读材料一、二可知,西欧的物价上涨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时期,中国的物价上涨出现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即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西欧物价的上涨是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导致欧洲金银贬值所导致的,出现所谓的商业革;而中国物价的上涨则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开放,引发民众的恐慌心理。 (3)西欧的物价上涨引发了商业革命,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在中国出现的物价上涨引发了“全国性抢购狂潮”、“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但也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以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例,说明“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

(3)据材料三说明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的笑脸是幸福感的重要体现。下面是美国人民在三个时间段的面部变化特征

时间

20世纪20年代

1929-1933年

1933-1939年

面部特征

满分5 manfen5.com(狂妄—理性的丧失)

满分5 manfen5.com

(绝望—末日的到来)

满分5 manfen5.com

(期望—新生的曙光)

成因

(2分)

(1分)

(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空格。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的因素。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对此战略理解正确的是

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有利于提升区域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是一个区域集团化的组织和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中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最能体现这种“越位”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