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 B.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 D.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
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B.“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习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中古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都察御史 B.御史大夫 C.刺史 D.提刑按察使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康有为:“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常被人批为软弱,但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冥顽不化的知识分子占绝大多数,在这样保守的社会环境下,为改革披上一件孔子的外衣,是使改革易于被人接受的捷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的学术观点是否完全成立,可以讨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敢于向人们普遍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挑战,蔑视传统,惊世骇俗,有利于把人们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
事件 | 观点 |
新经济政策 | 是向资产阶级投降,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一种背叛,并且对经济起着长期的负面效应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学者是用怎样的原则评价康有为的?
(2)按照材料一的原则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