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 1940 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 1940 5 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 6 4 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 “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材料二 1932 8 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 “地处沿海前沿”和 “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 1937 7 21 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 《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 》等。 1937 10 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 1937 1940年,共内迁工厂 450 家,机器材料近 12 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 1940 年夏,后方已形成 8 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1)背景:二战初期,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法国,英法联军被迫撤退。(4分)作用:撤退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最终消灭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2分) (2)特点:政府主导、有计划;有专门机构负责;颁布法规鼓励工商业内迁;时间短促、任务艰巨;重工业所占比重大;迁移区域目标明确等。(三点得6分)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西部现代化进程。(两点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1940 年 5 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分别是,背景:二战初期,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法国,英法联军被迫撤退。作用:撤退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最终消灭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2)本题材料提到,1937 年 7 月 21 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 《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 》等。 1937 年 10 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从 1937 — 1940年,共内迁工厂 450 家,机器材料近 12 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 1940 年夏,后方已形成 8 个新工业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分别是,特点:政府主导、有计划;有专门机构负责;颁布法规鼓励工商业内迁;时间短促、任务艰巨;重工业所占比重大;迁移区域目标明确等。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西部现代化进程。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93 6 3 日,雅各宾派颁布了第一个土地法令,宣布没收逃亡贵族、王室和教会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购买者可以分期付款,十年还清,以后又延长到二十年还清; 6 10 日,又颁布了 《分配公有土地法令》,规定二百年以内被地主、贵族侵占了的农村公有土地以及牧场和森林,一律归还农民,允许农民按村社实际人口平均进行分配。 7 17 日颁布了第三个土地法令,宣布彻底、全部、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烧毁一切封建地契和文据,私藏者判处五年苦役。 9 29 日,国民公会颁布了全面限价法令,在全国规定主要粮食、日用工业品和原料等三十九种商品的最高限价。法令以 1790 年各地物价的平均数为基础再加上 30% 为最高价格,违者轻则罚款二倍,重则处以死刑。

材料二 到了 1794 年春,雅各宾派开始日益分裂,以丹东为首的 “宽容派”主张结束恐怖,成立 “宽赦”委员会,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珍惜人类的鲜血。以埃贝尔、肖美特为代表的埃贝尔派主张继续加强恐怖政策,更严格地执行最高限价法令,狠狠打击投机商,镇压一切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的资产阶级暴发户,要求平均分配财富,建立世界共和国。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概括雅各宾派颁布的土地法令与限价法令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 “宽容派”和埃贝尔派的主张明显出现分歧。据所学知识,指出哪派观点更符合当时法国的实际? 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称之为 “孝宣之治”。

材料一 公元前 66 年,宣帝下诏:“吏或营私烦扰,不顾厥咎,朕甚闵 (悯)之。盐,民之食,而贾咸贵,众庶重困,其减天下盐贾。”针对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 (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先后三次诏令把豪强徙往平陵、杜陵等地,而后将其土地或充为公田,或配给无地、少地的贫民。还把国家苑囿或郡国的公田,借给少地或无地的贫民耕种,使他们尽可能地摆脱地主的控制,重新变为国家的编户。后又对遭受旱灾、地震、病疾的地区,免除三年的租赋。公元前 67 年,他下令降低一直很高的盐价,减轻老百姓过重的负担。

材料二 汉宣帝坦言郡太守是辅助天子治国理民的关键所在,是 “吏民之本”,如果时常调动变易就不会被其属下尊重,上下难以相安;如果实行 “久任”制,百姓知其将长时期在职,就不敢欺罔上司,自然就会 “服从其教化”。对治理地方确有优异政绩的郡太守,汉宣帝常用的奖励办法是:颁布玺书嘉奖勉励;增加俸禄;赏赐金钱若干。公元前 67 年,汉宣帝在朝廷增加了四名廷尉平一官,专掌刑狱的评审和复核,并设置了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公元前 66 年,又下诏废除了首匿连坐法,并下令赦免因上书触犯他名讳的人。他还先后多次下诏,大赦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二,概括 “孝宣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汉朝实施的 “盐铁官营”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该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 ‘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 ‘内在生命与动力’”。

材料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摘编自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中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待理学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 据材料与所学给出理由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学者李长莉在对近代国内外的货品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后总结道: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贫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如荣氏企业的 “兵船牌”面粉、大生毛纺厂的 “魁星牌”棉纱等。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 1904 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 1915 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 34 个城市和地区。1925 “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 1931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3)对比今昔中国百年之发展史,在对待洋货问题上,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

 

查看答案

读下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

满分5 manfen5.com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中国等亚洲国家牢牢掌控着世界贸易主动权

C. 世界贸易集中地正逐渐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D. 贸易交往的主要内容为原材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