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国史籍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
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
道光二十七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在华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准。咸丰八年通商条约规定: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的海关自主权遭到破坏
B.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
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有学者认为:宋朝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大大激发了中国的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创造出了许多新东西,使中国文明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能够说明以上结论的是
①重建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③儒学走向思辨化,进入新阶段 ④士大夫文人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 B.均田制完善
C.科举制发展 D.王安石变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家鼐,清咸丰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是晚清著名教育家和京师大学堂的“首办人”。
材料一 孙家鼐清醒地意识到 “泰西各国……凌抗中朝,荤荤群才,取之宫中而皆备,非仅恃船坚炮利为也”、“非有人才,不能自立”。孙家鼐在奏报官书局章程中,将农务、制造、测算之学置于律例、公法、商务的同等地位。在他看来,无论 “中学”或 “西学”都不是一门 “学科”,它们是学问的门类,是学习和求知的方式。至于京师大学堂所要传授的 “学问”,孙家鼐则分立 10 科,并不作中西学之分,其中有 6 门学科涉及科学和技术。这 6 门学科的内容均包括基础科目与应用技术。
材料二 孙家鼐认为 “开民智”“通下情”为第一要义的主张最要紧。他指出:自古以来,“圣帝明王,未有不通达下情,而可臻上理者也”,“国家积弊,惟在敷衍颟顸,事无大小,多以苟且塞责了之”,“贫弱之患犹小,壅蔽之患最深”。 1895 年,康有为创立强学会,议论时政,译书译报,孙家鼐 “尝为代备馆舍,以供栖止,且列名北京强学会”。他认为康有为的 《孔子改制考》“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向光绪上奏,“以为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等字样,宜明降谕旨,亟令删除,实于人心风俗,大有关系”。对于维新派的民权说,孙家鼐认为:“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背景和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对维新变法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