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维新变法初期,康有为曾倡导民权说.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

维新变法初期,康有为曾倡导民权说.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今日开国会,尚非其时,民智不开,邃用民权,则举闰聋瞽”,前后态度转变说明康有为

A.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较大           B.已经彻底放弃君主立宪主张

C.维新与守旧思想的矛盾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A项与材料中的“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矛盾;材料只是提及康有为没有开国会的意图,不是放弃君主立宪主张,故B项错误;康有为属于维新派,不是守旧派,故C项错误;康有为前后的态度转变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人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

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

 

查看答案

宋朝时,监察机构御史台、谏院合称“台谏”。台谏官敢于直言,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故有“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之说。但宋高宗时,秦桧一党把持监察机构,制造了岳飞冤狱。这说明

A.皇权受到监察机构的严重威胁   

B.监察官员更易结朋党而祸乱朝纲

C.专制影响监察实际效能的发挥    

D.宋朝分权造成监察机构效率低下

 

查看答案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规定:“盐场井灶,另编排甲,所雇工人.随灶户填注……各处谋窑雇主.将佣工人等册报地方夜核。”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清初实行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

B.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C.反映了清政府注重规范手工业市场 

D.说明民营手工业己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

A.创建全新思想体系               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

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               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家鼐,清咸丰状元,与翁同酥同为光绪帝师,是晚清著名教育家和京师大学堂的“首办人”。

材料一:孙家鼐清醒地意识到“泰西各国……凌抗中朝,荤荤群才,取之宫中而皆备,非仅恃船坚炮利为也”、“非有人才,不能自立”。

孙家鼐在奏报官书局章程中,将农务、制造、测算之学置于律例、公法、商务的同等地位。在他看来,无论“中学”或“西学”都不是一门“学科”,它们是学问的门类,是学习和求知的方式。至于京师大学堂所要传授的“学问”,孙家鼐则分立10科,并不作中西学之分,其中有6门学科涉及科学和技术。这6门学科的内容均包括基础科目与应用技术。

材料二:孙家鼐认为“开民智”“通下情”为第一要义的主张最要紧。他指出:自古以来,“圣帝明王,未有不通达下情,而可臻上理者也”,“国家积弊,惟在敷衍颟顸,事无大小,多以苟且塞责了之”,“贫弱之患犹小,壅蔽之患最深”。1895年,康有为创立强学会,议论时政,译书译报,孙家鼐“尝为代备馆舍,以供栖止,且列名北京强学会”。他认为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杂引谶纬之书,影响附会”,向光绪上奏,“以为康有为书中,凡有关孔子改制称王等字样,宜明降谕旨,亟令删除,实于人心风俗,大有关系”。对于维新派的民权说,孙家鼐认为:“若开议院,民有权而君无权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背景和重要贡献。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对维新变法的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