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  

A.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B.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C.革命的进程和方式                      D.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24年“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这种变化主要是指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相关知识。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风骚”是指:(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B.屈原与李白的诗歌                                                        

C.《诗经》和“楚辞”                   D.柳永与李清照的诗词

 

查看答案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这充分反应了(  

A.封建专制主义                  B.天主教教权主义

C.封建神学世界观                D.人文主义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