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衅”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体系形成的原因。

 

(1)特征:朝贡体系:以经济实力为支撑;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持续时间长;厚往薄来;在东南亚和中亚地区通行;形成东亚文化圈;本质上属于贡赐贸易;属文明的扩散;在西方国家侵略下瓦解。殖民体系:以西欧国家为中心;形成西方文化圈如葡语、西班牙语、英语文化圈;(或使世界连成一体)殖民体系是一个不平等、充满暴力的等级体系,也是一个弱肉强食体系。 (2)朝贡体系形成的原因: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自然经济的发达;中国先进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儒家天下理论塑造的产物。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本质的扩张性和开放性;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及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极强主义的、非伦理化的文化推动,不受道义的约束,最大限度的实行掠夺和扩张。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朝贡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1)本题考查的是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学生从材料中朝贡体系是指“以中华帝国为核心”“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 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 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等方面进行论述即可;殖民体系是指“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 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 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进行概括即可; (2)第一问学生结合中国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儒家价值观念来回答即可;第二问学生要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来回答,涉及到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等方面来回答即可。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较好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学者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说:“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段话强调的是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世界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于欧洲

D.欧洲中心论促成世贸组织的建立

 

查看答案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查看答案

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1801——1901)  单位:%

年   份

1801

1851

1901

1.农、林、渔

35.9

21.7

8.7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9.7

42.9

46.3

3.第三产业

34.5

35.5

45.1

(资料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

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

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

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

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

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查看答案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