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世官制(夏商周)→军功授爵制(秦朝)→察举制(汉朝)→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隋唐宋)
A.血缘→军功→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军功→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血缘→军功→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可见,宋朝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B.开始形成内、外朝制度
C.沿袭唐代三省制度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突出反映在
①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②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
③既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族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记载主要表明周代政治具有
A.神权色彩 B.皇权色彩 C.宗族色彩 D.等级色彩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王安石上书《言事书》:(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变法运动。指出他们的相同点,从背景、根本目的和性质三方面比较两次变法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声名文物之邦,中国的孔教甲于万国,西洋只有格致枪炮厉害,学来这点便得……设若议论稍不如此,便被人看做“心醉欧风者流”,要受一世人的唾骂了。
——《毛泽东早期文稿》
材料三: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四: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的观点。在材料三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3)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