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 )
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 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
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 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
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薄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
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这反映出( )
A.专制制度强化导致事务繁杂 B.机构膨胀导致地方负担过重
C.中央权重地方官责任心缺失 D.官员之间互相推诿效率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广东人民对洋货的抵制
C.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D.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