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欧阳修《新唐书·宗室列传赞》记载:“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概责也。...

据欧阳修新唐书·宗室列传赞》记载:“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概责也。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故王者视所救为之,勿及于敝则善矣。”这段话反映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君王应注意“封建”与“郡县”相互平衡

B.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郡县单轨比封建郡县双轨一体更有优越性

D.汉以来皇帝制度一直都有封建制相伴随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看,它反映了建立诸侯国和分封制各有各的利弊。主张各取所长。选项中A项符合题意。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2009年8月13日下午,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会长毛公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边疆地区设立五大自治区,这是历史决定的。五大自治区长期以来在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卫祖国的边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方面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原司长毛公宁谈民族政策》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摘自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材料三   澳门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离不开“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离不开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同胞齐心协力、奋勇拼搏,离不开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这一坚强后盾的大力支持。这些进步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澳门同胞完全能够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指引下,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2014年12月19日,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时发表重要讲话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分析澳门回归15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不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社会问题?针对此问题北魏至唐前期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常有资本雄厚的大商人出现,商业经济仍然繁荣发展,这是因为( 

A.商人对朝廷抑商政策暗中反抗

B.抑商政策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现

C.整个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从商易于致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