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5年,孙中山的《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

1905年,孙中山的《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净,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由此可知孙中山(  )

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

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

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

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项信息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错误;题干材料只能体现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不能体现“首创”,故B项错误;1905年,维新变法早已失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可知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这种(主义)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查看答案

1920年,陈独秀在《论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查看答案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所有中国的古书都有毒”“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这些言论应该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的“激烈变革”(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查看答案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