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评论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

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评论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 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区别是(  

A.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        B.吸纳其他学派或宗教的思想

C.是否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        D.在儒学地位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查董仲舒和朱熹思想的差异。由所学知识可知,两人的思想都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都吸纳其他学派或宗教的思想、都在儒学地位确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故A、B、D为两者的共性。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而宋代不存在地方割据问题,故C为两者的差异。 考点: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名师点睛】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①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②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力同时又限制皇帝的暴政。③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指的

A.西汉实郡国并行制               B.隋唐科举制

C.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D.明清内阁、军机处的设立

 

查看答案

下表内容是中国古代一些行政机构、重要官职的设置及其评价,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行政机构或官职

评价

A

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B

唐代设藩镇与节度使

“守内虚外”防止了地方割据

C

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

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D

明代设内阁首辅大臣

实际上取代了以前丞相的职能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并提出“天下将沦”,唯实业和教育“有可救亡图存之理”。1 910年南洋劝业会召开期间,张謇发起劝业研究会,提出振兴实业首推发展棉业和铁业。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民国之后,孙中山提出《实业计划》以振兴实业,其主要内容为:

(1)建设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南方大港三大世界级港口;(2)修筑总共10万英里长的六大铁路系统;(3)修筑100万英里长的公路网;(4)整治长江、淮河、黄河等内河水系;(4)发展轻重工业和现代农业,规划衣、食、住、行等涉及民生的各项实业。

——摘编自马敏《孙中山与张謇实业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和孙中山实业思想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初实行府兵制,诸府分属十二卫及东宫六率,府兵挑选均田农民担任,免其租庸调。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出征时自带一部分装备。府兵原来是一种禁卫军,要轮番宿卫京师,“谓之侍官”。唐高宗晚年和武则天时期,直番卫士常当作奴仆看待,致使人民耻当府兵;同时府兵受田也很难足额,经济逐渐衰颓。唐初长期对外用兵,亦常常动用府兵。随着战争的胜利,沿边防线愈长,戍防的人数也愈多,府兵不堪忍受以逃亡来反抗兵役。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兵部尚书张说建议,募兵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招募丁壮,长充边军”,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募兵是职业兵,“无家族之顾”,便于藩镇将帅的控制。至此,府兵制演变为募兵制。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兵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兵制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